|
疊螺式污泥脫水機一種逐步進入到污水廠污泥脫水領域的主流產品線的脫水機械,疊螺式污泥脫水機。
它的前身是食品機械,是一種過濾機械,稱為螺旋過濾機,是由一個有軸的漸擴螺旋和外部的濾網組成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首先出現于德國,隨后前蘇聯、瑞典、美國等國家也相繼制造該種過濾機,并最早應用在榨油和魚肉磨碎后的碎肉壓榨脫水、魚、蝦廢料過濾中,它的用途是過濾水產制品中的殘留的水分,方便水產制品后期的再加工。在過濾魚、蝦等物料時發現這樣一種情況,過濾開始時,入料經過有軸螺旋的推動擠壓,物料中的水分被擠壓作用下從螺旋周圍包裹的濾網流出。但過濾一段時間后擠壓的濾液不再流出了,擠壓后的干物料濾餅也無法從卸料口排出了,通過研究發現,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物料濃度增大,由于濾網結構是細密的小孔,這些小孔特別容易受到物料的堵塞,最后導致過濾效率降低,無法完成過濾,只能停機進行清理后再繼續進行過濾。 隨著螺旋過濾技術的發展,為了避免出現上述篩網孔眼堵塞的問題,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德國等歐洲國家出現了一種相對新型的過濾結構,如柵條濾網結構、動定環過濾結構等。其中動定環過濾機構就是在螺旋軸上套滿多重環片,所套環片分兩種:固定環片和活動環片,也成為靜環和動環。靜環與動環相互間隔裝配,環片之間形成了一定過濾間隙,通過動環與靜環相互之間的摩擦,以及對物料推送過程中靜環的擠壓和動環的推動作用,從而使螺旋推送的物料,受到了推動作用大于阻礙作用的摩擦力,提高了物料的過濾分離效果,特別是動環和靜環之間的過濾間隙在不斷的摩擦清潔,從而避免了高粘度物料對原有結構的濾孔的堵塞現象。這樣就演變成現在我們常見到的疊螺式污泥脫水機的形式了。
疊螺式脫水機的脫水工作過程,分為濃縮、脫水,自清潔三個過程,污泥通過污泥泵提升后,與絮凝劑在疊螺式脫水機前段的混合器內攪拌(或者折返)混合后,通過污泥投配管路進入到疊螺腔體內,進行擠壓脫水。疊螺機的內腔根據功能的不同,分為濃縮部,脫水部兩個部分。送入腔體的污泥在濃縮部經過重力濃縮后,被螺旋推送運輸到脫水部,在前進的過程中隨著濾縫及螺距的逐漸變小,以及背壓板的阻擋作用下,產生極大的內壓,容積不斷縮小,達到充分脫水的目的。 1、濃縮:當螺旋推進軸滾動時,設在推進軸外圍的多重動環和靜環片開始相對移動,在重力效果下,水從相對移動的重疊的環片間隙中濾出,完成快速濃縮的過程。 2、脫水:通過濃縮的污泥跟著螺旋軸的滾動不斷往前移動;沿泥餅出口方向,螺旋軸的螺距逐步變小,環與環之間的間隙也逐步變小,螺旋腔的體積不斷縮短;在出口處背壓板的效果下,內壓逐步增強,在螺旋推進軸順次接連工作推進下,污泥中的水分受動靜環的揉捏作用排出,污泥泥餅的含固量不斷升高,最終完成污泥的接連脫水,從污泥干泥料出口處掉出。為了更好的把濃縮和脫水過程中產生的水分從泥餅中分離出去,一般的疊螺脫水機都做成傾斜的樣式,利用水的重力流動性,方便更好的泥水分離。 3、自清潔:隨著動靜環腔體內部的螺旋軸的旋轉,推進動靜環不斷滾動,設備依托動環和靜環之間的相對移動完成動環與靜環之間濾出間隙的自清潔進程,奇妙地避免了傳統脫水機普遍存在的阻塞問題,能夠很好的實現自動化運行,減少了運行過程中的堵塞,人工清理,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更加適應于全天候連續運轉的污泥脫水運行方式。 上一篇疊螺機是如何進行脫水的?下一篇疊螺機是如何進行脫水的? |